2019 03/20 - 2019 04/19

《愛麗絲》—石玩玩個人藝術計畫

Alice是一條鯨魚,生活在太平洋。據說它發射的音波頻率跟所有鯨魚都不同,所以它無法 找到同類並交流。因此,Alice是全世界最孤單的鯨魚。 —百度百科

石玩玩的創作實踐基本都立足於公共環境下與觀眾的互動和協商。包括2013年在成都A4藝術中心完成的《望京少年》、2017年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樹計畫》、2018年在甘肅石節子村完成的《照溝渠》、2018年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完成的《殘片: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紋盤》等。

這次在臺北的項目《愛麗絲》也是考量項目的在地性環境,階段性的在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以及雲林展開與在地的互動,邀請社區的街坊鄰居、叔叔阿姨、市民學生參與計畫,用藍色和綠色畫出一張關於鯨魚“Alice”的畫,用藝術的方式給這條生活在太平洋“孤單的朋友”一個問好!

關於藝術家石玩玩:

基於概念實踐的藝術家,201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得碩士學位。2018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

作品展出於北京、上海、成都、巴黎、東京、首爾、馬尼拉、香港多個美術館和當代藝術中心。從2004年開始,陸續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A4當代藝術中心、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HIHEY當代藝術中心、蘇河藝術館北京空間、華貿一樓、香港NIDO ASIA画廊等藝術機構舉辦過個人作品展。作品曾經受邀展出于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首爾市政府、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A4 當代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菲律賓聖托馬斯大學、第一屆長江國際攝影雙年展、巴黎新凱旋門藝術中心、亞洲影像東京藝術博覽會主題特別展、第一屆三亞藝術季、中國集美首屆國際當代藝術節、首屆草場地攝影季、香港MADHOUSE畫廊、泰康空間、長征空間、天安時間畫廊、798藝術節主題展、今日美術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證大藝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等。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喬空間、宮津大輔等重要公共藝術機構和國際私人藏家收藏,目前生活和工作於蘇州和杭州。

進駐期間:2019,3月19日 ~ 3月23日
展覽期間:2019,3月24日 ~ 4月19日

分享與對談:3月23日(星期六) ,下午:3:00 ~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