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上我收集、撿拾,使用任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見的物品做為材料,透過聚集某些物件來重現一種分散在人群當中的力量。試著混合日常物品和生活經驗,創作物品的另一種的觀看方式,使其得到一種新的生命,並讓這種經驗回歸到生活當中,為真實生活中創作新的體驗和可被想像的空間。
1989 年出生,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其創作關注檔案如魂魄般不可觸的特質,運用雕塑性的檔案與檔案物創造新事件,藉以檔案式創作建構另一個真實,以現地製作與檔案物的轉譯,思考不同形式的檔案本質剛性與複數增值之後的遞進差異。曾與「太認真」藝...
1989 年出生,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過去作品大多源自於對日常生活中人與物、人與空間的關係與距離等觀察,對於其中隱含私密性與歧異性的特質語境感到好奇,並帶出女性觀看環境與物的關係想像。近期側重於思考生活中逐漸被系統化、被建構完滿...
楊季涓1985年出生於台北,200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隨後進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以帶有戲謔的批判角度,思考自己身處異鄉的特殊身體處境以及感性狀態,於2011年獲得法國國家高等造型藝術文憑。
在劉和讓的透視下,攝影和創作並非僅僅涉及影像自身或技術操作問題,其藝術實踐方式往往映照出對象物相屬之社會關係和政治性意義;一個物件、地方、社群的顯影是在勞動、時間總總因素的疊置下展現獨一無二的特殊和差異性。藉由挪動可見與...
凌瑋隆生長、工作於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戲研究所創作組,藝術家吳天章工作室製作執行,「Lane 216, East」藝術家紀錄片工作室創辦人,擔任導演、製片。凌瑋隆以身體作為創作或思考的原點,早期製作了一系列關於身體的錄像作品,近年另開始只有...
許家禎過去的訓練及創作多以雕塑為主。但他似乎對於明確的創作方向沒有特別感興趣,或許總是伴隨著計畫的醞釀、閱讀及生活體驗的改變而產出作品。2015年的創作是現地翻模複製日治時期的紀念碑基座,這裡探討關於雕塑史議題與殖民地紀念碑的交纏關係。
出生於台灣台中,大學時主修心理學,主要研究認知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領域;目前正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個人的創作脈絡中,我持續的思考個人和宇宙、時間之間存在的關係,追遡歷史、人類學、心理學研究,用「素描」(Drawing)的概念去捕捉人類與世界之間的連結輪廓...
李若玫的創作主要來自於個人日常經驗的感受及其轉換,自事物尋常紋理及細節的凝視與反覆描畫中,尋找觸知的記憶風景。善於運用不同的手法與媒材來進行紀錄、轉化,讓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產生變化,滑移出原先的秩序,再塑其重新被觀看的可能,作品帶有特殊的詩性。
郭俞平出生於台灣,200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北。工作的領域涉足在實驗動畫與當代藝術之間,以挖掘自身生命經驗和亞洲複雜的殖民歷史作為題材,擅長將繪畫、雕塑與動畫的藝術形式結合,轉化為具有詩意的敘事體。作品多關注於亞洲新興的民族國家在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倫理...
澎湖成長,旅法數年,現居台北地區。創作媒介從裝置、圖像、錄像和詩文著手,她的裝置作品經常具暫時性,並與所存在的空間構成一特殊關係。而她的錄像創作受實驗電影啓發,呈現開放性的敘事空間或將風景轉變為內在活動的的折射,時而與詩作結合。
1977年生於台灣苗栗,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居於台北。專長為互動裝置。以「互動」為創作發展的主要概念,將類同於玩具的互動機制置入作品,經由觀眾的主體介入來觸動開啟作品的動態,在互動、對應的歷程中,作品構型的樣貌不斷變動,跳脫了實體恆定的狀態.....
出生於台東,成長、生活與工作於台北。先是身分認同啟動了藝術家對臺灣島土的探尋旅程,藉由回訪原住民族部落的路徑去感受一個社會的地理紋理,企圖尋找出如食物鏈般的連結來描繪這個文化地景。在全球化下消弭的邊界裡,在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支配機制之中,藝術家的身體在有形界線中游擊....
陳思含,出生於台北,政治大學廣告系畢業,於廣告公司工作後前往倫敦,轉而就讀藝術創作。 2007 年倫敦藝術大學聖馬丁學院碩士畢業。對不同文化、階級的人理解事物歧異感到好奇, 創作來自一種對當代生活的質疑,反思自身感知知識經驗理解下產生的矛盾衝擊,尋求貼近現實,提供一種重新詮釋的可能性、浪漫的生活解決方案。
1976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畫學程。他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強調於視覺造型背後的工作程序,關注於如何在既有事物的機制中產生出另類的操作與思考模式,並在「非典型合作」中產生出相對應的另類利益,同時顯露出既定事實的問題。他的創作形式廣泛於各種媒材,但多以「中介者」的角色媒合了他視為「主體」之個人...
1983年生於台灣高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碩士畢業。他的創作通常關係著空間、物件與人們,在日常狀態中這些事物都具有引發創造性的能量。而他將它們視為對象,在不同的距離中以各種技術去貼近,包括使用現地製作、語言的交換、事件化行動、批判性論述…等方法將之展開。
出生和工作於台灣台北;作品以裝置型態為主,並以影像、文字與物件為工具探討人與社會以及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身體的移動與經歷,以個人的感性基礎碰觸著許多關於當代現狀的思考,並企圖帶入群體經驗的公共性或社會性議題,以反映複雜交錯的權力與社會關係。
林其蔚是台灣聲響藝術的先鋒,並且是90年代以來參與台灣另翼文化的中堅份子。從90年代開始即投入開發聲響實驗,為噪音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中的一員,並結合身體行動、行為表演探索感官、意識的極限,與嘗試開發新的知覺模式。
施佩君1985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後,對空間、場景的操作塑造深感興趣並望其作為能更實質地與社會接觸,遂轉換領域完成交通大學學士後建築碩士學位。近年除了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之外,也活躍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計畫中,如2011-2013的「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理解的尺度」以及「打開當代-曼谷:台泰熱」的計畫主持。
你們是替代空間?還是藝術家空間? 好吧,我們知道你無法從中得到更多訊息,今天替代空間只剩下歷史性的意義,而藝術家空間中肯歸中肯,但什麼也沒解釋到。所以別研究了,稱呼只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麼。
所以你們做了什麼? 簡而言之,我們創作,並且策劃展覽。能力許可的時候,我們也推動一些論壇、紙本出版,以及國際藝術家交流計劃。如果你真的沒有空讀背面的簡介,那你記住這個要點即可: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藝術與公眾溝通的新方案,並為這世界增加一些有真正有意思的事物,或試著犯一些錯誤。
為何不專心創作就好? 沒這麼容易。事實上,沒有什麼專心創作這種事,當代藝術與它的群眾遠不只是到美術館走走的單純關係了。無論人們察覺與否,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方面早已與藝術或輕或重的聯繫在一起,一個真正投入創作的藝術家必然不會迴避他所面對公眾問題,而我們只是希望做的更好。
你們如何籌措資金? 失業救濟金。開玩笑的,我們通常以成員腰包與有限的政府補助維持運作,意思就是說我們經常沒有錢可用。
成員都是藝術家? 我們確實是以創作者為班底,但如今也有許多不同領域的成員加入,而且越來越多了,我們樂見其成。至於藝術家?有時候我們確實持著長矛,皮盾、還有一匹瘦馬和一隻獵兔狗。
所以我可以加入你們? 是的你可以。請注意這不是招募廣告,參與什麼首先就是要了解它,我們期待更多人的參與,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更了解我們,了解正是某種重要的參與形式,這意味著所有你能想像到的方式都是可能的,換句話說,你現在就可以開始關心我們了。
那麼如何關心你們? 這題相當重要,但絕對比你想像的容易。跟著下面的步驟做: 第一,成為我們FB的粉絲 http://www.facebook.com/opencontemporary 第二,寄信到[email protected]問候我們; 第三,騰出空檔來找我們聊天,你可能還會得到一杯現煮咖啡。
你們接受捐錢嗎? 老天,不要再問了,現在就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