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雙連站附近,人潮擁擠的寧夏夜市旁,大稻埕的邊緣,有一條興城街,是臺北俗稱的「打鐵仔街」。打鐵街的興衰緊扣臺灣的產業歷史,也是傳統產業及城市街區受政經環境影響而轉變的典型之一。然而它在被書寫的歷史中缺席了。「打鐵計劃」為許雁婷2019年開啟的長期計劃,這次展覽透過階段性的呈現與實驗,將藉由聲響、光影、材質的轉化,探索歷史、空間及老師傅們的身體記憶被記寫的一種想像與可能。
庇護中心(Shelter)是提供遭遇合約、薪資糾紛、人口販運、虐待等問題的移工暫時停留的地方,而本次活動始於進駐藝術家Deden J. Bulqini在庇護中心舉辦的工作坊。參與工作坊的「房客」們,藉由擺姿勢及畫出其他房客身體輪廓的遊戲開始,進而以顏料描繪這些同居於庇護中心的朋友們,而這也成為這個有限空間中特殊的快樂時刻。房客們將自己的身體拓印在報紙牆上,再由另一組房客進行著色,這是他們透過色彩認識及定義朋友的詮釋方式。房客們試圖透過報紙牆上的身體,重新認識彼此,而身體在此,也被轉化為從狹隘空間自我解放的媒介。
移工的身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透過身體調整其生活模式,以填補日常勞動的空間。像庇護中心房客Tony Sarwono這樣擁有特殊繪畫才華的移工(或許自台灣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移工),需要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其創造力,讓他們的靈魂與生存精神得以表達並延續下去。
活動現場的錄像裝置為Deden J. Bulqini進駐期間對印尼移工社群所進行的觀察。另外,除了工作坊記錄,現場也將展示Deden J. Bulqini與移工Tony Sarwono及其他庇護中心房客所共同創作的作品。
2018公投結果出爐,台灣社會保守勢力抬頭,各式意識型態威脅潛伏、伺機而動。印予召准創作團隊結合理論論述及裝置藝術,以傳統文化裡的官方印鑑及神禡畫像為創作元素,探究十個台灣社會議題裡的意識型態操作,揭示出現代國家機關及前現代宗教及傳統系統所共同擁有的魅惑與召喚能力。
「印予召准」的組合呼應華人文化裡,長官公文批示時慣用的「應予照准」一詞。其中「印」字如上所述,是本作品的創作核心。「召」字則有兩層意思,一是「召喚」之意,呼應法國哲學家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的「意識型態召喚」理論(即意識型態是藉由「召喚」主體而作用)。二是與「印」字組合成「印召」(應召)之意。四字兩兩層疊組合,可讀作「予准應召」或「應召予准」,不僅代表雖然是國家政府「召喚」了人民,但人民卻也在此意識型態的召喚之中因為「被愉悅」、「被滿足」而「心悅誠服」。此,外,其更有這樣的愉悅仍是必須經由國家政府「核准」、「應予」的意涵。
本創作設計十個假想的公家機關,這些機關專司民眾各種生命政治治理,包括美學、教育 、娛樂、休閒、家庭倫理、宗教信仰等。
Alice是一條鯨魚,生活在太平洋。據說它發射的音波頻率跟所有鯨魚都不同,所以它無法 找到同類並交流。因此,Alice是全世界最孤單的鯨魚。 —百度百科
進駐期間:2019,3月19日 ~ 3月23日
展覽期間:2019,3月24日 ~ 4月19日
「PETAMU」這個標題取自(印尼文與馬來文的)「你的地圖」(Peta Kamu)的口語用法。在《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計劃裡,我們試圖以「馬來群島」(Nusantara)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在此指「馬來語」)為引線,來打開一種觀看東南亞地圖的另類取徑。在這種另類的視野裡,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合作,從2016年到2017年之間各自於印尼、馬來西亞半島的實踐歷程,或透過藝術家進駐、訪談、創作,以及與研究員/策展人合作翻譯、訪談、研究等工作,如同在同一張地圖各自發現的不同旅人視野,進而匯聚累積,而將資料庫重新對應至地圖上的特定區塊或邊境。
「Petamu」一字首先可理解為「群島資料庫」藝術家所指稱的「你的地圖」,其中「Peta」有「地圖」的意思,「Tamu」更可以解釋為「訪客」的意思。在跨國/文化的合作部份,我們邀請了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等四組藝術家與創作者,透過進駐創作與共同合作的旅程促成跨文化的交流方案,探索每個邊緣的複雜關係網絡,進而翻轉、開展各種偶遇與異質的連結。
展期 | 2018/09/01(六) - 09/30(日)
開幕 | 2018/09/01(六) 6:00 PM
地點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地址 |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近大橋頭站2號出口)
開放時間 | 每週三 - 日 14:00 - 20:00
參展藝術家|
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
「 通過這些敘述者與新公園/228紀念公園的聲音導覽,我想提議一種從聆聽異地的個人敘事而想像世界觀的方法。 」--(Syafiatudina)
這個原名〈為228和平紀念公園所做的聲音導覽〉的提案,最早是2017年11月「《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的印尼藝術家Syafiatudina所撰寫的「KUNCI Radio」聲音導覽計劃。2018年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延續「群島資料庫」的概念策劃《邊境旅行PETAMU》展覽,於是將原稿重新譯寫並更名為「南洋放送局」,其中「南洋」一詞回應日治時期的「外南洋」之稱。計劃邀請台北車站大廳「行動圖書館」創辦人吳庭寬、李珮菁(印尼)及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分別出任三段導覽的配音,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於展覽期間的9/9、9/30兩天執行各一次中、英文實體導覽。其中,導覽文字素材皆取自印尼藝術家於台灣進駐研究、訪談及真實見聞。
如果在這個普世運算或「總是上線」(always online)的時代,離線瀏覽一方面指向的是「上線」與獨體(藝術)「生命」的某種必然連結,以及「離線」(offline)的不可能、不必要且不可想像,一方面指向的是離線之於線上瀏覽和活動的某種必要性、決定性,或「偶然的必要性」(necessity of contingency)的話,那麼比起仍墨守傳統哲學脈絡的技術哲學家,或仍著眼於數位科技—經濟及其不滿的科技論者和諸眾,深受席蒙東(Gilbert Simondon)哲學影響的法國思想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及其弟子許煜(Yuk Hui)毋寧是最能讓我們深入、確實,且全面性地面對這種離線瀏覽狀態的哲學家。史蒂格勒以技術與時間為基底,對書寫、文字、攝影、電影、社群網站、網路直播和數位科技的「破壞式創新」(disruption)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在其中的限制和可能性提出了極為靈活而深刻的分析,而其弟子許煜則是在其基礎上,透過「數位物件」(digital objects)及其「實存模式」(mode of existence)的探討,對我們與上述元件之間的種種有意無意的連結提出了深邃的論述。
為了促進大眾對錄像藝術,以及我們無時無刻使用、接觸和沈浸著的數位技術與藝術創作間關係的關注,隨著2018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揭開序幕,本讀書會將分四次,逐一閱讀史蒂格勒《技術與時間》(Technics and Time)三部曲、其於2015-2016年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進行的「人類世裡的藝術」講稿,及其弟子許煜的《論數位物件的實存》(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一書的部分章節,帶領讀者透過實際作品,感受和思考離線瀏覽和錄像藝術涉及的種種問題。
【 焦外:清邁與泰國深南的藝術現況 】
Bokeh: Thai Contemporary Art in Chiang Mai and Deep South
當談論起泰國,人們腦海裡浮起什麼樣的意象?特別是曼谷,映寫出一清晰而具象的文化場景,並作為我們對於泰國認識的基本模態,但那些落在焦點對象的輪廓之外,位處在散景迷濛中的地域,我們可曾好奇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人文景緻?又當代的藝術如何在此迥異的歷史文化樣態中去回應當前社會的衝擊、矛盾與遽變?
此次由台北國際藝術村(TAV)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合辦的「焦外:清邁與泰國深南的藝術現況」座談活動,以焦外(散景)為意象指涉中心之外的觀看途徑,邀請到泰籍策展人Penwadee Nophaket Manont分享近年她對泰國深南(Deep South,指泰國南部北大年、惹拉府、陶公府)此一地區文化與藝術的研究觀察;以及以清邁為據點創辦經營「清邁藝術對話空間」(Chiangmai Art Conversation- CAC)的藝術家Sutthirat Supaparinya分享介紹有關於清邁地區的藝術場景及當地的藝術家自營機構如何激活亞洲藝文網絡。同時,座談亦邀請到多年關注東南亞藝術與文化「數位荒原」主持人鄭文琦和「奧賽德工廠」廠長暨策展人高森信男與講者展開深入對談。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一起穿越景深,進入這段焦外(散景)之處的泰國。
2018年3至4月,「《數位荒原》駐站繼群島資料庫計
打開-當代於今年年底再度來到印尼日惹, 延續了自去年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主要計畫「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其將「CO- Temporary」這個從過去打開-當代策劃展覽的印刷品的錯誤印刷,缺漏了”n”字而成為一種當代場景中暫時短路的詞彙。此次計劃「CO- Temporary 第二階段:伊圖阿巴的島」( CO- Temporary #2:Itu Apa Island ) 是以位於南海諸島中的太平島國際名稱Itu Aba Island為符號。太平島的國際名稱Itu Aba Island在馬來語的意思:「那是什麼島?」,也像是台灣-東南亞在區域間試圖找尋交流與互相映射座標之下探索和提問的潛流。
本次匯聚八位台灣藝術家包括陳思含、吳思嶔、劉玗、雙人創作組合-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王相評、羅仕東及陳佳蘭參與此次計畫,並與印尼日惹的藝術團體LIFEPATCH合作。以LIFEPATCH今年初承租下來的新空間為震央,專注於延伸計畫概念:「那是什麼島?」,讓空間本身與藝文平台的再建構作為雙方對話與交流的基礎, 同時亦是對印尼藝文的特殊性場域的進一步建構。一如打開-當代從成立以來,歷經多次的搬遷、移動,建構、拆解到面對未知與再想像。藝術空間在此一過程中並不僅是作為物理的倉儲,或畫廊般任展覽流瀉的場所,亦非僅是凸顯個體藝術家與累積其藝術資本的場地。不同於駐村創作的形式而選擇透過共同層層地「建築一個空間」在不同的獨立藝術空間、團體、成員之間建立一臨時與全新的異質性聯結,將每位不同經歷、背景、文化的人們,拉回至一零點,去尋找「身體-空間-島嶼」生成的可能。
KANTA是一個攝影計劃,藝術家會打造可以立即沖印的暗箱照相。簡言之,它是一個餅乾盒大小的行動照相暗房。獨特之處在於它是通過化學作用形成的銀鹽感光照片。除了照相機以外,藝術家也發起一個人像攝影系列,他把這個計畫當成一種探索認同概念的方法,某種介於種族和文化之間,拼貼了(馬來西亞)族裔社會現實的民族建構概念之間交互作用。KANTA計劃目前正在探索東馬婆羅洲的鄉村社群。台灣則是這計劃進入下一階段的關鍵連結。藉著研究並理解人類學與民族性的相似性,並銜接馬來西亞與東南亞,期望它能形成計劃的「前文本」。藝術家將以自製相機展示成像過程,並希望能將簡報空間轉變為一個觀眾得以見證成像的暗房。
超隨性的馬來西亞讀書會(第二場)來了。這個同時以「讀
An Act of Showing | 展覽計劃為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藝術學院 Maria Miranda 博士所執行有關 ARI (artist-run initiatives,藝術家自營空間)相關系列研究的子計劃之一,並由研究員 Anabelle Lacroix 擔任此展覽之策展人。在該計畫中,Maria Miranda希望跳脫過往針對ARI大多僅限於募款模式、歷史事件或共同願景等諸如此類議題的討論,她藉由指定各個 ARI 提供「一件作品」來作為展出與交流的方式,激發出一全新且不同的對話經驗。
芬蘭藝術家 NINA - MARIA OFÖRSAGD於本月份短暫進駐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
O - School 是打開-當代本年度的一個小型共學平台,這個平台不是以單向的教育性質為出發點,而是透過一種技藝、知識等的交換學習為概念,讓藝術創作者各自提供自己的所學所長來進行的小型課程。如已進行的項目包含:「final cut pro基礎剪輯<>雕刻基礎」、「lightroom基礎操作<>塑造實作」另外也進行了聲音編輯基礎以及即將進行的餅乾蛋糕烘焙、九零後台北地下樂團介紹、illustrator簡介、裁縫、瑜伽...等等,由參與者提出其所長,互相學習成長。
代策劃之東南亞藝術交流展,在今日已悄悄開幕,這次的展出,我們邀集了七組台、泰、印尼的藝術創作,其中包含來自印尼雅加達的Ruangrupa特別精選了五部不同時期的music video,其中一部新作的藝術家Anggun Priambodo也來到台灣,另外還有來自印尼日惹Lifepatch的藝術家Andreas Siagian以鏡子為媒材...
CO- TEMPORARY在第二階段,我們邀請來自柬埔寨的新生代藝術家Dara Kong,Dara 的創作以繪畫為主,透過細膩簡潔的線條呈現獨特的符號圖像。他的靈感大多來自於自己或身邊的人錯綜複雜的經歷、情感與記憶輪廓。
在即將結束台北的駐村活動之際,來自柬埔寨的藝術家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