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01/09 - 2003 01/18

Moremove-周育正個展

計畫Moremove的主要切入點在於如何產生肢體上反覆節拍與和物體產生非一般慣性的動作(混音電子舞曲是此計畫的氣氛來源),此部份將於展場內進行示範性的表演及其拍攝。由於此計劃的實踐方式並不是由一人操控,而是較傾向於合作的方式、劇團式的上演,所以表演者和拍攝者都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溝通以及演練。

 

計畫將是以五位藝術家的合作(從內容或事實的工作)方式來實踐其作品,在當今藝術,無論是在於造型領域上或是其他,合作是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也是藝術家所使用的策略,在於台灣造型藝術上而言,較著重於一人式或多人共同呈現於一個展覽的模式,從作品上而言,就是一件具藝術家個人特質或個人想法的作品,同樣道理在於多人共同呈現上。多人呈現於一件作品上,並非是組合式的作品架構,而是藝術家的想法相互推演,共同實踐。


溝通/Communication與合作/Collaboration是這一計畫的操作方式,就像是工作室/Workshop的方式。這樣的展覽或形式,在某種程度上較難控制,也較難如所預期,但也不同語反覆,或是說藝術家的「系列外」。

 

參與藝術家:白培鴻、周育正、 陳慧郁、蘇仰志、Sébastien Sczcyrk

展期:2003/01/09(五)-2003/01/18(日)

開幕:2003/01/09(五)PM 7:00  

表演:2003/01/09(五)PM 8:00

座談:2003/01/10(六)PM 7:00 

相關項目

  • 2010 09/08 - 2010 11/05

    內視鏡計畫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受邀參與2010台北年雙年展,並為台北雙年展規畫了「雙年展內視鏡」計畫。本計畫共分為三階段,第一、二階段皆隨著2010年的雙年展結束順利落幕,第三階段為出版計畫。

     

     

  • 2015 11/28 - 2015 12/27

    娜娃‧葉庫德莉雙地個展

    近年來,娜娃‧葉庫德莉一直在研究記憶這個概念,以及在自然和人為災難的毀滅後,記憶之建構。在娜娃‧葉庫德莉近期的手工紙雕作品中,她觀察自身作為一個以色列人的記憶,因其自身對理解身體與精神邊界之間關聯的想望,她由當地以巴衝突為闡釋的起點。

  • 2003 12/09 - 2003 12/28

    關於當代水墨問題提議「可能是」-「可居、可遊」的平台

    此次展呈,藝術家將以前述之因由持續關注實體空間之下的種種之物,以一種「類」真實的:不只是客觀的真實,甚至必須與內在氣質韻味相關之有機成分、「氣質具盛」的,甚至是參雜詩意的成分一一介入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