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01/01 - 2004 01/01

當代講堂

「當代講堂」乃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學術活動之一,講堂實以造形藝術範疇的重要課題為主要的講授內容,主要由打開-當代之成員分享其學術研究之成果,諸 如創作實作面的繪畫、雕塑、身體、多媒體(材)、水墨、建築、影像等另外也邀請其他專家學者講述如藝術批評、策展規劃等專題,循序透過課程裡的史觀導入與 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探究。

相關項目

  • 2018 03/30 - 2018 03/30

    [OCAC×NML] 超隨性 《圖繪暹羅》(Thongchai Winichakul)讀書會 第一場 —「泰國性」、國家感、主體與方法

    2018年3至4月,「《數位荒原》駐站繼群島資料庫計畫」再度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藝術空間合作,推出「超隨性讀書會」系列,並選讀神一般的Thongchai Winichakul《圖繪暹羅》,挑戰從19世紀西方眼中的「暹羅」(Siam)到馬來半島上與殖民勢力對峙的「泰國」,一路演變為「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啟源商榷,同時考量持續至今的地緣政治影響。

  • 2004 04/14 - 2004 04/20

    過渡-陳嘉壬個展

    在近期的創作裡,影像元素的導入是最為顯著的,尤其這類媒介的特殊性,更使得在這非物質性的薄膜中去探索更多的間隙,由歷史中形式發展來看,現成物的提出與裝置型態的出現,其打散了繪畫框限的感知場域,而靜照與動態影像的世界若非獨善其身,則又在多媒材的構作中,繁衍錯置如空間、時間維度等的效應,而那些在影像的獲取與觀看經驗中,習以為常的狀態與認知等,則是陳嘉壬作品一再挑起的回應。

  • 2010 07/16 - 2010 07/16

    身體顯像-即興影像創作 X 實驗電子聲響

    當精神仍是我們難以觸及的神祕境地時,身體成了直接考察的對象,一個探測心靈的通道。我們究竟能從身體中閱讀到什麼?在 看似瑣碎空洞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又進行著怎樣的運作?這也是本計畫的起點,我試著從自身的身體經驗出發,進行一趟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