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覽為兩位藝術家自成立「山珍海味工作室」以來,對創作環境與自身關係做階段性的檢視與呈現。「山珍海味」是前一個居人留下一幅輕狂筆跡所寫的春聯,落款福氣。一個深具草根性的命名,也呼應了身居民宅巷弄之間的一股騷動。它的實體據點鄰近藝術學校的民宅巷弄裡。約莫二、三十坪大小的一樓民宅,及一個由旋轉樓梯延伸下去的地下室,山珍海味承載了創作發酵的過程。此工作室的連結者「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作為串聯工作室社群關係的角色,尋找相異類型的創作者進駐與交流。
「太認真」自關注藝術生產中物質存有與觀念之間的關係,從山珍海味工作室開始,著手對過去與當下、空間與物的再記憶,再書寫,成為系統化建立的檔案文件。這個過程就像透過影印技術複製了正本,蓋上「與正本相符」 (certified copy)的認證章,是否我們彷彿可輕易地相信新的文件已足以證明一切?
展覽中沒有明確測量出一個精準的物件,或是複製出一個真實的工作室,只有日常感知的A4尺寸,開啟一場檔案與真實的拉鋸。這條路徑是否有可能從複製、擬仿,走向真實?甚至與現實相互滲透?而檔案與藝術曖昧不明的狀態,何以誘發我們再次介入?這般不夠徹底的檔案衝動所反映的又是什麼樣的渴望?我們該如何面對檔案所隱含無法克服的有限性、魂魄性格,以及未能觸及真實肉身不可名狀的混沌?
本展覽活動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主辦,台北市文化局贊助。
朱祈安任空間攝影,彭冠傑任平面設計。
特別感謝張惟聖、賴映羽、山珍海味工作室,以及參與本計畫田野調查的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