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7/07 - 2016 09/04

CO- TEMPORARY #2 創作紀錄: OCAC X Sa Sa Art Projects

 交換駐地為「CO- TEMPORARY台灣 - 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計劃一部份,邀請三位來自東南亞的藝術家與四位打開成員,以不同階段與交叉進駐彼此空間,以共同創作、創作計畫互助、交換駐地創作、工作坊等的方式進行。

在第二階段,我們邀請來自柬埔寨的新生代藝術家Dara Kong,Dara 的創作以繪畫為主,透過細膩簡潔的線條呈現獨特的符號圖像。他的靈感大多來自於自己或身邊的人錯綜複雜的經歷、情感與記憶輪廓。此次在打開-當代藝術工作 站的駐村計畫中,藝術家除了持續進行台灣同志社群的田調,同時也期待可以聽到來自人們闡述對於婚姻的想像與看法。
 
藝術空間:「OCAC X Sa Sa Art Projects(柬埔寨)」

藝術家:Dara Kong

 

相關項目

  • 2016 05/16 - 2016 06/05

    等待-萬書昀個展

    下午,我窩在沙發上玩著新下載的手機遊戲。為了一種很難掉的稀有材料,我不停按著攻擊鍵,攻擊角色周遭的比克鳥。這是一個非常腦殘的動作,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我卻以此來填滿這整個下午。我不時瞥向電腦螢幕,等待數字從兩點到三,三到四。

  •  

    莎莎藝術計畫是柬埔寨首都金邊市唯一的由藝術家經營的非營利空間,致力於實驗性的當代藝術實踐。2010年由柬埔寨的藝術組織Stiev Selapak所成立。莎莎藝術計畫坐落於歷史悠久、具有活力的舊氏公寓大樓,通稱為「白色空間」。莎莎藝術計畫提供有潛力的柬埔寨藝術家一個實現新想法的機會,並交換藝術資訊。利用「白色空間」的場地,做實驗藝術、駐村計畫、舉辦課程與社區參與等活動。莎莎藝術計畫致力推同「白色空間」的居民參與藝術計畫,通過藝術的探索,讓居民表達對與當地相關的議題。

  • 2016 06/04 - 2016 06/18

    大勇街25巷,其之二-賈茜茹個展

    「大勇街25巷」為一系列關於家中之物的個展,其題目名稱來自於我老家中的局部地址。用2015年的個展「大勇街25巷」作為開端,到2016上半年發表「大勇街25巷,其之二」(本次展覽)與將在年底發表的「大勇街25巷,末章。」三個系列個展,來梳理賈從學校畢業後,緊接著獲得高雄獎,最後正式回到家中的這段時間,面對生活與創作之間交雜的感知,意圖用一種類似於文章進程的書寫方式,透過展覽收集生活中某些支離破碎的片段,來重組創作與我之間的詩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