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1/04 - 2011 12/18

內心戲:溫柔地革命-范曉嵐個展

我們在生存的環境中備感威脅,因為遊戲的規則總是對我們不利,我們努力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做起,總是找不到敵人或是根本不清楚它的樣子,然而更真實的情況是,其實敵人早就變裝成為內在一部分的自己。因此在這次展出的錄像作品中,呈現了對同樣生活在世界的夥伴真誠的告白,以海岸、自然以及女性的化身為背景,結合語言探索日常生活框架、記憶與神話等時間性交織的可能。然而也因為這次的展覽時間正逢全球性的抗議活動(Occupy Wall Street),抗議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企業的貪婪與政府的無能,並呼籲大眾重新思考資本與民主制度。除了日趨嚴重的貧富不均,政府圖利財團的戲碼不禁讓我連結到了台灣東海岸的土地開發問題,也更加讓我思考身為一個創作者,如何運用藝術更真實地回應所生存的環境。

 

幾年前的某個夏天,第一次來到石梯坪的海邊,除了懾服於美麗海景的巨大無盡,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聽說海岸土地開發與所有權的爭議,當時認識的原住民朋友們正在港口部落發動「還我土地」運動。後來我與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鳳美(Sumi),在海邊拍攝了他與海岸的婚紗照,紀念他的祖母、他的青春以及即將失去主權的土地。土地爭議在花東沿海一帶至少是從二十幾年前延續至今的老問題,而2011年的夏天,台東的杉原美麗灣飯店開發案,更是因為政策與環評引起了一陣原住民與社會環保人士的集體大聲抗議。

 

然而我們心裡應該清楚,這攸關生存在台灣島上的所有人,並不只是關乎東部原住民的生存或環保問題而已。官商合作的結果將會大規模的加速公有土地的財團化,自然資源將列為少數集團所有,並且受到強烈且永久的破壞。那不僅僅只是將來各地地區的美景不再,剝奪的是所有站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自由呼吸,更是威脅了我們在這個島上所追求的民主與正義。然而除了走上街頭,我們更該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在抗議之外更該清醒面對,不必妥協於不合理的壓迫。因為惟有打從心裡的改變,才會有正義的產生,才會真正的相信這是本該得到的自由,也才會謹守住每一個決定性的緊要關頭。

相關項目

  • 2011 11/10 - 2011 12/12

    第11屆里昂視覺藝術雙年展 | 活體詩學-驚蟄詩囚︰台灣青年藝術家展覽

    繼第十屆「碼頭藝術博覽會」(Docks Art Fair)與 Olivier Houg Galerie 合作辦理展覽,成功吸引當地藝文界關注之後,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於2011年「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La Biennale de Lyon)再度與其合作,將台灣重要視覺藝術作品透過雙年展平台與各國藝術家及專業人士交流。

  • 2010 05/29 - 2010 07/02

    親愛的你們-邱承宏個展

    作品「親愛的你們」像是一趟旅程。邱承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一群荒廢的礦場工作車,這些礦車被棄置於台灣東部山區名為「和平礦場」的地方,在過去這些礦車的功用除了用於運輸之外,它們還兼具扮演著工作台座的角色,礦工們得以在上方進行修補一些有瑕疵的礦石。

  • 2015 11/28 - 2015 12/27

    娜娃‧葉庫德莉雙地個展

    近年來,娜娃‧葉庫德莉一直在研究記憶這個概念,以及在自然和人為災難的毀滅後,記憶之建構。在娜娃‧葉庫德莉近期的手工紙雕作品中,她觀察自身作為一個以色列人的記憶,因其自身對理解身體與精神邊界之間關聯的想望,她由當地以巴衝突為闡釋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