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畫名稱
本計劃「CO- Temporary 第二階段:伊圖阿巴的島」( CO- Temporary #2:Itu Aba Island )延續了 自去年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主要計畫「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 其將「CO- Temporary」這個從過去打開-當代策劃展覽的印刷品的錯誤印刷,缺漏了”n”字而 成為一種當代場景(Contemporary live)中暫時短路的詞彙,並以此作為一種提議:外於烏 托邦 /反烏托邦之外,透過不同的獨立藝術空間(alternative art space)、團體(artist collective)、成員(membership)之間的交換,以創作語言作為對話基礎的累積與行動的形 式。
本計劃的副標「伊圖阿巴的島」,是以位於南海諸島中的太平島國際名稱 Itu Aba Island 為符 號。太平島(Itu Aba Island)作為南海中最大的島嶼,同時也是南海諸國競相爭奪主權的其 中一個指標。某種程度上,太平島在此既是作為「共有/共享/共構」的符號,同時也是關於 競逐與角力的場域;回看和平島的國際名稱 Itu Aba Island 在馬來語的意思:「那是什麼 島?」,某種程度不也像是台灣-東南亞在區域間試圖找尋交流與互相映射座標之下,充滿 模糊流動的文化與認同(認識),多方嘗試、探索和提問的潛流。在此概念下,「CO- Temporary 第二階段:伊圖阿巴的島」便是試圖匯聚台灣與 LIFEPATCH 的藝術家,串起「藝術 -空間-島嶼」提問台灣-東南亞交流合作「跨文化交流的耕耘園丁」的可能性。
計劃目的
透過另一種藝術介入與參與的形式,在不同的獨立藝術空間(alternative art space)、團體 (artist collective)、成員(membership)之間建立新形式的聯結,形成一種臨時性的異質性 (hetero-)空間(-topia),尋求如何在台灣-東南亞的交流熱潮與好奇之中,未來模樣的集 體性(collectively)肖像?並且透過現實世界與此空間所產生的對比,從既是瞬態/短暫 (temporary)也同時強烈(intensity)的集體性(collective)與藝術創造性經驗(artistic creativity)中去描繪出與主流現實對話、對照或批評的抵抗(counteraction)基石。 進而去尋找一種近乎是時而錯置、斷裂,但卻有著強烈身體感與溫度的「合作模式」,共同 層層地「建築一個空間」。
計劃背景
2016 年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所策劃發起的「CO- Temporary 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包含於七月間舉 辦為期兩天的台灣-東南亞藝術團體/空間的交流論壇;除了 連結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的藝術空間與團 體外,亦促成了與印尼日惹 MES 56、柬埔寨金邊 Sa Sa Art Project 與打開-當代成員間的交換進駐創作。其中,特別是由 打開-當代成員:羅仕東與施佩君前往進駐的 MES56 所處的印 尼日惹,此城市由於物價低廉、大學林立以及政治歷史背景等 因素,吸引了大批的藝術家居住於此。小巧且質樸的城市中, 數不清的文化、藝術、音樂、表演等團體與空間形成獨特的藝 術群落,其有機與多樣的生態讓羅仕東與施佩君經歷進駐計劃 後思考到,除了作為個體藝術家創作以外,同時也感興趣於 「藝術社群(團體)及其經營空間」在今日還如何可能的問題。
進一步地於此,我們希望以今日藝術家的工作室或空間作為震央,其仍可能是最有解放性格 的空間。並以打開-當代團體的空間為模型,建立不僅是關於展覽或倉儲,而可能更多是談 話、新事物、實驗或游擊戰;它作為公共空間與藝術家群體乃是一體兩面,也是相互解釋 的。我們的理念是通過對工作創作與生活空間的開拓,作為討論台灣-東南亞交流的「理解 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