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5/20 - 2018 07/22

【2018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讀書會 - 數位技術、元電影與人類紀裡的藝術】

【2018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讀書會 - 數位技術、元電影與人類紀裡的藝術】

● 時間 : 5/20、6/ 10、7/1、7/22 ,週日下午1:30-4:30
● 地點:OCAC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 25 號)

策劃/ 主持人:許家維
導讀人:楊成瀚
(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數位人文計畫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從事當代歐陸哲學和藝術的書寫、翻譯和教學工作。)

-- 讀書會主旨 --

如果在這個普世運算或「總是上線」(always online)的時代,離線瀏覽一方面指向的是「上線」與獨體(藝術)「生命」的某種必然連結,以及「離線」(offline)的不可能、不必要且不可想像,一方面指向的是離線之於線上瀏覽和活動的某種必要性、決定性,或「偶然的必要性」(necessity of contingency)的話,那麼比起仍墨守傳統哲學脈絡的技術哲學家,或仍著眼於數位科技—經濟及其不滿的科技論者和諸眾,深受席蒙東(Gilbert Simondon)哲學影響的法國思想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及其弟子許煜(Yuk Hui)毋寧是最能讓我們深入、確實,且全面性地面對這種離線瀏覽狀態的哲學家。史蒂格勒以技術與時間為基底,對書寫、文字、攝影、電影、社群網站、網路直播和數位科技的「破壞式創新」(disruption)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在其中的限制和可能性提出了極為靈活而深刻的分析,而其弟子許煜則是在其基礎上,透過「數位物件」(digital objects)及其「實存模式」(mode of existence)的探討,對我們與上述元件之間的種種有意無意的連結提出了深邃的論述。

為了促進大眾對錄像藝術,以及我們無時無刻使用、接觸和沈浸著的數位技術與藝術創作間關係的關注,隨著2018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揭開序幕,本讀書會將分四次,逐一閱讀史蒂格勒《技術與時間》(Technics and Time)三部曲、其於2015-2016年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進行的「人類世裡的藝術」講稿,及其弟子許煜的《論數位物件的實存》(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一書的部分章節,帶領讀者透過實際作品,感受和思考離線瀏覽和錄像藝術涉及的種種問題。

-- 讀書會進度 --

● 5/20(日)pm 1:30-4:30 技術、缺陷與愛比米修斯的過失

貝爾納.斯蒂格勒著,〈導論〉,《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年。


● 6/10(日)pm 1:30-4:30 攝影、確正與拼寫文字的時代

貝爾納.斯蒂格勒著,〈第一章 拼寫文字的時代〉,《技術與時間 2. 迷失方向》。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 7/1(日)pm 1:30-4:30 元電影、電影的時間與夢的器官學

貝爾納.斯蒂格勒著,〈電影的時間〉,《技術與時間 3. 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著,〈人類紀裡的藝術、差異與重複〉,《人類紀裡的藝術:斯蒂格勒中國美院講座》。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


● 7/22(日)pm 1:30-4:30 技術環境、業餘愛好者與人類世裡的藝術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著,〈無產化狀況下的審美判斷〉,《人類紀裡的藝術:斯蒂格勒中國美院講座》。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

Yuk Hui, “6. Logic and Time”, 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6.

 

請由以下連結報名及索取閱讀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YGaJ2Tu3mpLBk1yHEnrJiSnkY0djP61o8HHoRw-6Ddm4_Iw/viewform

收費:每人每場酌收100元場地/講義費,請於參與活動當日現場繳交。

相關項目

  • 2018 09/01 - 2018 09/30

    邊境旅行 PETAMU Project

    「PETAMU」這個標題取自(印尼文與馬來文的)「你的地圖」(Peta Kamu)的口語用法。在《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計劃裡,我們試圖以「馬來群島」(Nusantara)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在此指「馬來語」)為引線,來打開一種觀看東南亞地圖的另類取徑。在這種另類的視野裡,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合作,從2016年到2017年之間各自於印尼、馬來西亞半島的實踐歷程,或透過藝術家進駐、訪談、創作,以及與研究員/策展人合作翻譯、訪談、研究等工作,如同在同一張地圖各自發現的不同旅人視野,進而匯聚累積,而將資料庫重新對應至地圖上的特定區塊或邊境。

    「Petamu」一字首先可理解為「群島資料庫」藝術家所指稱的「你的地圖」,其中「Peta」有「地圖」的意思,「Tamu」更可以解釋為「訪客」的意思。在跨國/文化的合作部份,我們邀請了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等四組藝術家與創作者,透過進駐創作與共同合作的旅程促成跨文化的交流方案,探索每個邊緣的複雜關係網絡,進而翻轉、開展各種偶遇與異質的連結。

     

    展期 | 2018/09/01(六) - 09/30(日)
    開幕 | 2018/09/01(六) 6:00 PM
    地點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地址 |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近大橋頭站2號出口)
    開放時間 | 每週三 - 日 14:00 - 20:00

     

    參展藝術家|

    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

     

  • 2018 04/27 - 2018 04/27

    焦外:清邁與泰國深南的藝術現況 Bokeh: North Thailand and Deep South

    【 焦外:清邁與泰國深南的藝術現況 】
    Bokeh: Thai Contemporary Art in Chiang Mai and Deep South

    當談論起泰國,人們腦海裡浮起什麼樣的意象?特別是曼谷,映寫出一清晰而具象的文化場景,並作為我們對於泰國認識的基本模態,但那些落在焦點對象的輪廓之外,位處在散景迷濛中的地域,我們可曾好奇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人文景緻?又當代的藝術如何在此迥異的歷史文化樣態中去回應當前社會的衝擊、矛盾與遽變?

    此次由台北國際藝術村(TAV)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合辦的「焦外:清邁與泰國深南的藝術現況」座談活動,以焦外(散景)為意象指涉中心之外的觀看途徑,邀請到泰籍策展人Penwadee Nophaket Manont分享近年她對泰國深南(Deep South,指泰國南部北大年、惹拉府、陶公府)此一地區文化與藝術的研究觀察;以及以清邁為據點創辦經營「清邁藝術對話空間」(Chiangmai Art Conversation- CAC)的藝術家Sutthirat Supaparinya分享介紹有關於清邁地區的藝術場景及當地的藝術家自營機構如何激活亞洲藝文網絡。同時,座談亦邀請到多年關注東南亞藝術與文化「數位荒原」主持人鄭文琦和「奧賽德工廠」廠長暨策展人高森信男與講者展開深入對談。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一起穿越景深,進入這段焦外(散景)之處的泰國。

  • 2018 03/30 - 2018 03/30

    [OCAC×NML] 超隨性 《圖繪暹羅》(Thongchai Winichakul)讀書會 第一場 —「泰國性」、國家感、主體與方法

    2018年3至4月,「《數位荒原》駐站繼群島資料庫計畫」再度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藝術空間合作,推出「超隨性讀書會」系列,並選讀神一般的Thongchai Winichakul《圖繪暹羅》,挑戰從19世紀西方眼中的「暹羅」(Siam)到馬來半島上與殖民勢力對峙的「泰國」,一路演變為「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啟源商榷,同時考量持續至今的地緣政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