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明

There was a problem rendering your image gallery. Please make sure that the folder you are using in the Simple Image Gallery Pro plugin tags exists and contains valid image files. The plugin could not locate the folder: media/k2/galleries/424
2017 11/03 - 2017 11/03

Kanta人像攝影:林猷進在台灣的攝影倡議 KANTA Portraits: Jeffrey Lim's photography

KANTA是一個攝影計劃,藝術家會打造可以立即沖印的暗箱照相。簡言之,它是一個餅乾盒大小的行動照相暗房。獨特之處在於它是通過化學作用形成的銀鹽感光照片。除了照相機以外,藝術家也發起一個人像攝影系列,他把這個計畫當成一種探索認同概念的方法,某種介於種族和文化之間,拼貼了(馬來西亞)族裔社會現實的民族建構概念之間交互作用。KANTA計劃目前正在探索東馬婆羅洲的鄉村社群。台灣則是這計劃進入下一階段的關鍵連結。藉著研究並理解人類學與民族性的相似性,並銜接馬來西亞與東南亞,期望它能形成計劃的「前文本」。藝術家將以自製相機展示成像過程,並希望能將簡報空間轉變為一個觀眾得以見證成像的暗房。


藝術家簡介

馬來西亞藝術家林猷進出生於1978年,他的創作探討攝影的形式、都市調查,以及社會地景的測繪計劃。他的興趣位於認同與文化傳承的交界,並採取運用圖像、現成物、空間、互動的觀念呈現形式。他有許多作品探討觸及社群建築與空間;包含2014年眾籌募資的〈單車地圖計劃〉、2016年的都市報告〈ISD計劃〉、2017年的〈Attachment〉參與式和表演裝置,以及2012年迄今的一系〈Kanta〉人像攝影研究計劃。

相關項目

  • 2017 04/21

    O - School

    O - School 是打開-當代本年度的一個小型共學平台,這個平台不是以單向的教育性質為出發點,而是透過一種技藝、知識等的交換學習為概念,讓藝術創作者各自提供自己的所學所長來進行的小型課程。如已進行的項目包含:「final cut pro基礎剪輯<>雕刻基礎」、「lightroom基礎操作<>塑造實作」另外也進行了聲音編輯基礎以及即將進行的餅乾蛋糕烘焙、九零後台北地下樂團介紹、illustrator簡介、裁縫、瑜伽...等等,由參與者提出其所長,互相學習成長。

  • 2017 10/17 - 2017 11/30

    CO- Temporary #2:伊圖阿巴的島 CO- Temporary #2:Itu Aba Island

    打開-當代於今年年底再度來到印尼日惹, 延續了自去年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主要計畫「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其將「CO- Temporary」這個從過去打開-當代策劃展覽的印刷品的錯誤印刷,缺漏了”n”字而成為一種當代場景中暫時短路的詞彙。此次計劃「CO- Temporary 第二階段:伊圖阿巴的島」( CO- Temporary #2:Itu Apa Island ) 是以位於南海諸島中的太平島國際名稱Itu Aba Island為符號。太平島的國際名稱Itu Aba Island在馬來語的意思:「那是什麼島?」,也像是台灣-東南亞在區域間試圖找尋交流與互相映射座標之下探索和提問的潛流。

    本次匯聚八位台灣藝術家包括陳思含、吳思嶔、劉玗、雙人創作組合-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王相評、羅仕東及陳佳蘭參與此次計畫,並與印尼日惹的藝術團體LIFEPATCH合作。以LIFEPATCH今年初承租下來的新空間為震央,專注於延伸計畫概念:「那是什麼島?」,讓空間本身與藝文平台的再建構作為雙方對話與交流的基礎, 同時亦是對印尼藝文的特殊性場域的進一步建構。一如打開-當代從成立以來,歷經多次的搬遷、移動,建構、拆解到面對未知與再想像。藝術空間在此一過程中並不僅是作為物理的倉儲,或畫廊般任展覽流瀉的場所,亦非僅是凸顯個體藝術家與累積其藝術資本的場地。不同於駐村創作的形式而選擇透過共同層層地「建築一個空間」在不同的獨立藝術空間、團體、成員之間建立一臨時與全新的異質性聯結,將每位不同經歷、背景、文化的人們,拉回至一零點,去尋找「身體-空間-島嶼」生成的可能。

  • 2018 09/01 - 2018 09/30

    邊境旅行 PETAMU Project

    「PETAMU」這個標題取自(印尼文與馬來文的)「你的地圖」(Peta Kamu)的口語用法。在《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計劃裡,我們試圖以「馬來群島」(Nusantara)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在此指「馬來語」)為引線,來打開一種觀看東南亞地圖的另類取徑。在這種另類的視野裡,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合作,從2016年到2017年之間各自於印尼、馬來西亞半島的實踐歷程,或透過藝術家進駐、訪談、創作,以及與研究員/策展人合作翻譯、訪談、研究等工作,如同在同一張地圖各自發現的不同旅人視野,進而匯聚累積,而將資料庫重新對應至地圖上的特定區塊或邊境。

    「Petamu」一字首先可理解為「群島資料庫」藝術家所指稱的「你的地圖」,其中「Peta」有「地圖」的意思,「Tamu」更可以解釋為「訪客」的意思。在跨國/文化的合作部份,我們邀請了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等四組藝術家與創作者,透過進駐創作與共同合作的旅程促成跨文化的交流方案,探索每個邊緣的複雜關係網絡,進而翻轉、開展各種偶遇與異質的連結。

     

    展期 | 2018/09/01(六) - 09/30(日)
    開幕 | 2018/09/01(六) 6:00 PM
    地點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地址 |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近大橋頭站2號出口)
    開放時間 | 每週三 - 日 14:00 - 20:00

     

    參展藝術家|

    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

     

{gallery}424{/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