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中心(Shelter)是提供遭遇合約、薪資糾紛、人口販運、虐待等問題的移工暫時停留的地方,而本次活動始於進駐藝術家Deden J. Bulqini在庇護中心舉辦的工作坊。參與工作坊的「房客」們,藉由擺姿勢及畫出其他房客身體輪廓的遊戲開始,進而以顏料描繪這些同居於庇護中心的朋友們,而這也成為這個有限空間中特殊的快樂時刻。房客們將自己的身體拓印在報紙牆上,再由另一組房客進行著色,這是他們透過色彩認識及定義朋友的詮釋方式。房客們試圖透過報紙牆上的身體,重新認識彼此,而身體在此,也被轉化為從狹隘空間自我解放的媒介。
移工的身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透過身體調整其生活模式,以填補日常勞動的空間。像庇護中心房客Tony Sarwono這樣擁有特殊繪畫才華的移工(或許自台灣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移工),需要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其創造力,讓他們的靈魂與生存精神得以表達並延續下去。
活動現場的錄像裝置為Deden J. Bulqini進駐期間對印尼移工社群所進行的觀察。另外,除了工作坊記錄,現場也將展示Deden J. Bulqini與移工Tony Sarwono及其他庇護中心房客所共同創作的作品。
▲ 時間|2019年06月15日(六) 12:00-17:00
▲ 地點|OCAC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
https://goo.gl/maps/3ikMV4f4EeVDdNJv8
▲ 進駐藝術家|Deden J. Bulqini(印尼萬隆)
合作移工藝術家|Tony Sarwono(印尼日惹)
▲ 共同主辦|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 協辦單位|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庇護中心、OCAC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 活動內容|展覽、講座及討論會
▲ 費用|免費入場
▲ 關於講者|
Deden J. Bulqini,來自印尼西爪哇雙木丹(Sumedang),畢業於萬隆藝術學院Institut Seni Budaya Indonesia, Bandung舞台設計系所。2002年開始從事 #劇場、#音樂、#舞蹈與視覺藝術等,表演藝術之舞台、視覺及裝置等美術設計。大學時期就加入萬隆前衛實驗劇場「黑傘劇團」(Teater Payung Hitam)擔任美術總監,曾赴多國巡迴演出。後陸續與國內外劇場、音樂與當代藝術團體合作,如Mainteater, Teater Koma等,也曾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駐地創作。
Deden的視覺藝術創作觸角極廣,從繪畫、動畫、攝影、燈光、舞臺美術乃至大型的建築裝置等無所不包,他總是樂於嘗試以不同混合媒材創作新的可能性。Deden曾自述,他的養分並非來自學院,他從高中起自學畫畫,後來也曾流浪超過一年時間,在印尼全島各地流浪,與不同的藝術社群學習與交換勞動,成為他日後不斷發展靈感的來源。近期他開始創作一連串的 #錄像藝術與 #地景投影裝置計畫,也開始在劇場中透過新媒體藝術,#打開劇場空間的新的可能。
*本活動為「Trans/Voice 藝術進駐計畫」系列活動,本計畫獲文化部108年東南亞人士來臺文化交流合作補助計畫指導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