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明

There was a problem rendering your image gallery. Please make sure that the folder you are using in the Simple Image Gallery Pro plugin tags exists and contains valid image files. The plugin could not locate the folder: media/k2/galleries/88
2001 06/01 - 2001 06/30

藝術基地-新形「ㄕˋ」IV:明日之雕塑界域

本展另一主標題為台灣第一屆當代雕塑大展,意謂透過此展討論現當代雕塑在臺灣的藝術表現以及教育上的問題。在此展中,展出包含金屬、石雕、軟性雕塑、機械動力、現成物、繪畫、裝置、錄像、攝影、行為表演等等不同形式之作品,展名明日之雕塑界域透過「新犧牲主義」、「人味參滲」、「物質篩釋」、「場所變異」,幾個子題來探討包含雕塑一詞在藝術史上的概念、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創作思維差異以及雕塑概念與定義的邊際等。

 

地點:華山藝文特區

 

參展藝術家:a-咘痌,石頭,朱仕賢,江洋輝,朱賢旭,何宇昇,余宗杰, 李耀Th,吳尤文,周文欽,吳宜家,吳尚霖,林煌迪,邱學盟,徐裕翔, 陳佑昇,陳志誠,陳尚平,郭家振,國家氧,陶亞倫,黃啟順,許斯欽, 郭瑞祥,陳愷璜,陳嘉壬,崔廣宇,黃榮智,邵慶旺,黑木,曾偉豪, 張乃文,張耿華,楊慧菊,趙世琛,鄭宏南,賴志盛,劉育明,劉柏村, 劉育良,劉家成,劉國勝,潘文凱,蕭裕平,蕭聖健,蘇敬斐等(依筆畫排序)。

相關項目

  • 2006 10/18 - 2006 12/17

    築.體.場.境

    2006年10月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於高雄市立美術館以「築‧體‧場‧境」為題的展覽策劃,透過對於身體與空間的提問試圖處理當代生活型態另一種身體-物體的存在。企圖以此觀點處理人與物質、人與介面、人與器具的關係,目的是要讓觀者意識到一種生活型態的改變(特別是新科技媒體的全面滲透)。其是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人的感官知覺模式與物質、技術體系的關係。

  • 2009 09/26 - 2009 10/18

    後地方:地方性的逆轉

    「後地方」策展案包含了不同的展覽現場:台北當代藝術館、田園城市出版社、埔心藝術家工作室及花蓮石梯坪部落。本展邀集了13組國內外藝術家,除了現場作品的展出之外,在展覽同時,策劃了一個航行行動。這一個圈劃的航行行動(船從淡水出航行經高雄西子灣、花蓮大港口,再回到原點淡水碼頭),透過一個在本島外圈的部署導向重新指出一個「地方」的事實。

  • 2006 12/10 - 2006 12/31

    後文件

    2006年當時新一代藝術家試圖發展一種語言,期望它能夠穿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而非受制於不可改變的古典過程。從台北雙年展歷屆的「世界劇場」、「你在乎現實嗎?」到2006年的「限制級瑜珈」,存在著這樣的端倪:關於藝術作為現實回應的公民,到影像作為一個群落的基本特徵,都一再顯示藝術的面貌延異了我們進入的角度以及方向,並將之放到藝術-現實的關係中重新審視。

{gallery}88{/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