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03/21 - 2002 04/06

藝術基地-新形「ㄕˋ」V:E世代後

本展由打開當代成員朱賢旭與陳嘉壬透過雙策展人的方式規畫此展,此展邀請年輕世代的藝術家參與展出,藉著 E 世代的概念,探討今日受到網路與電子媒體影響下的新世代思維邏輯,但本展作品以一種逆向操作,其並不展現新媒體的科技性語彙,而是藉大量的手操作性的作品展現某種誤差性。本展另一個特色是取消一般展間隔板分區的方式,而是透過堆集市場可得的白蘿蔔做為作品的分隔、台座或是觀展的動線路徑等,在這般荒謬的人造景緻裡,對比於一種與電子科技設備所缺乏的溫度與現實感。

 

地點: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參展藝術家:王康子瑋、 白培鴻、 宇中怡、 朱賢旭、 汪冠廷、 吳家男 、林耀玄、 高詩婷、陳小雜、 陳銘竹、 陳嘉壬、 張志安、 彭勝芳、詹秀蘭、 戴君勳、 蘇宇燊、 蘇仰志

相關項目

  • 2016 05/15 - 2016 11/30

    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

    本次我們邀請來自印尼、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共計六個重要的藝術空間,其中包含駐村單位、藝廊、藝術家自營空間等,共同探討在不同的國家、宗教、文化、經濟、地域等條件下,其對於藝術生態的影響,以及藝術空間面對這樣時代脈動,其所採取的生存策略以及困境

  • 2016 05/03 - 2016 05/07

    甜水-陳嘉壬個展

    展名「甜水」的概念來自於每日外食時,所點的飲料無論是茶品或是果汁,若無特別交代,店家必定給予數大茶匙的砂糖或是冰糖,而這樣甜膩而過飽和的飲品,似乎間接反映了一種農產品以及生活需求間的關係,那麼的邏輯是否也可對應上人對於周遭環境的態度?

  • 2004 02/04 - 2004 02/07

    非族主裔

    藝術家在學院系統之下所受的藝術技藝訓練是否會構成某種在作品操作上的形式邏輯呢?非族主裔所探討的不是國家民族概念下的族裔問題,而是以藝術教育為起點,思考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經驗,如何影響著創作上的美感、慣性或是態度等,另一方面,藉由這樣的作品形式探查,也重新思考在西方藝術脈絡的教育系統外,所可能延伸與開啟的藝術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