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8/14 - 2016 08/14

以同志生活為主題,Kong Dara結束完在胡志明市的創作後,目前在台北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進行駐村,將持續探索及進行關於同志朋友生活的田調,做為本次駐村創作的主軸,同時Dara也將以一個身為柬埔寨同志的身分了解台北同志伴侶關係。Kong Dara 近期創作持續發展的主題聚焦在創造一個屬於個人化的台北地圖,其架構則是依據他自身作為一位柬埔寨同志的體驗...

2016 07/18 - 2016 09/06

繼兩位來自印尼藝術空間--Mes56的藝術家Anang SaptotoYudha Kutra Fehung 結束於台北的駐村活動後, 打開-當代的成員羅仕東及施佩君也已於近期前往印尼日惹的Mes56空間接續執行接下來的CO-Temporary計畫。

 

2016 05/15 - 2016 11/30

本次我們邀請來自印尼、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共計六個重要的藝術空間,其中包含駐村單位、藝廊、藝術家自營空間等,共同探討在不同的國家、宗教、文化、經濟、地域等條件下,其對於藝術生態的影響,以及藝術空間面對這樣時代脈動,其所採取的生存策略以及困境

2016 05/15 - 2016 07/13

在東南亞地區微行藝術網絡逐步被建立後,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正以微型鏈結的方式行稱更細膩的系統。同時,亦可以察覺到在這系統中存在著共生關係。交換駐地為「CO- TEMPORARY台灣 - 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計劃一部份,邀請三位來自東南亞的藝術家與四位打開成員,以不同階段與交叉進駐彼此空間,以共同創作、創作計畫互助、交換駐地創作、工作坊等的方式進行。

2016 06/12 - 2016 06/12

坐在Cemeti Art House大廳前,見著一位機車快遞送了份郵件過來,等待簽收。頓時間,突然想起未曾在街頭看過郵筒。每天夜裡,院子的大樹總不時傳來大壁虎清亮的鳴叫聲,印尼話叫tokek,中文又叫蛤蚧這些取名都是擬聲而來。這裡在「聚集經濟」概念上,有顯著的展現,輪胎街、賣鞋街、二手書街…

2016 06/04 - 2016 06/18

「大勇街25巷」為一系列關於家中之物的個展,其題目名稱來自於我老家中的局部地址。用2015年的個展「大勇街25巷」作為開端,到2016上半年發表「大勇街25巷,其之二」(本次展覽)與將在年底發表的「大勇街25巷,末章。」三個系列個展,來梳理賈從學校畢業後,緊接著獲得高雄獎,最後正式回到家中的這段時間,面對生活與創作之間交雜的感知,意圖用一種類似於文章進程的書寫方式,透過展覽收集生活中某些支離破碎的片段,來重組創作與我之間的詩意關係。

2016 06/01 - 2016 06/01

環南道環境旅行計劃是以其中一位陶瓷創作者的行為參與作品為主體,車上會供應隨捐的肉燥飯及多件動態影像作品(如錄像、紀錄片),觀者可以前來觀賞作品及享用肉燥飯。

 
2016 05/21 - 2016 07/03

本次「打開-當代2016 選」,匯集了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當前九位成員共同參與一場創作構思。沒有特殊的題標,反身思考作為共同經營組織的一份子,如何在自身的創作軸線上共構中一條可能的關係式?本展論述主要由「文化物件」為發想與延伸而出。所謂的文化物件,不單指涉日常物件之物質實體,更重要的是強調其在社會中的身份與作用。

2016 05/16 - 2016 06/05

下午,我窩在沙發上玩著新下載的手機遊戲。為了一種很難掉的稀有材料,我不停按著攻擊鍵,攻擊角色周遭的比克鳥。這是一個非常腦殘的動作,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我卻以此來填滿這整個下午。我不時瞥向電腦螢幕,等待數字從兩點到三,三到四。

2016 05/03 - 2016 05/07

展名「甜水」的概念來自於每日外食時,所點的飲料無論是茶品或是果汁,若無特別交代,店家必定給予數大茶匙的砂糖或是冰糖,而這樣甜膩而過飽和的飲品,似乎間接反映了一種農產品以及生活需求間的關係,那麼的邏輯是否也可對應上人對於周遭環境的態度?

2016 01/09 - 2016 01/31

本展覽為兩位藝術家自成立「山珍海味工作室」以來,對創作環境與自身關係做階段性的檢視與呈現。「山珍海味」是前一個居人留下一幅輕狂筆跡所寫的春聯,落款福氣。一個深具草根性的命名,也呼應了身居民宅巷弄之間的一股騷動。它的實體據點鄰近藝術學校的民宅巷弄裡。約莫二、三十坪大小的一樓民宅,及一個由旋轉樓梯延伸下去的地下室,山珍海味承載了創作發酵的過程。此工作室的連結者「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作為串聯工作室社群關係的角色,尋找相異類型的創作者進駐與交流。

2015 11/28 - 2015 12/27

近年來,娜娃‧葉庫德莉一直在研究記憶這個概念,以及在自然和人為災難的毀滅後,記憶之建構。在娜娃‧葉庫德莉近期的手工紙雕作品中,她觀察自身作為一個以色列人的記憶,因其自身對理解身體與精神邊界之間關聯的想望,她由當地以巴衝突為闡釋的起點。

2015 10/17 - 2015 11/21

電影工業用功夫製造出了一種華人功夫強盛與捍衛民族的意識形態,這不外乎是在抵禦侵犯,與被壓迫悲情下產物,從誇張華麗的動作美學, 製造出了種種英雄主義式的形象。三戰是一個從紀錄開始的影像計畫,我探訪了台灣傳統武術的發源地雲林西螺,調查後發現了所謂武術的傳承從台灣早期移民社會開始,這些百年的武術...

2015 10/03 - 2015 10/03

很快的「Exform-Taipei」池田剛介個展即將於10/4星期日結束,也將是日本藝術家池田為期一年台灣駐地計畫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駐留的一個段落。於此,我們希望於10/3星期六的下午3點,於打開-當代舉辦藝術家的作品分享討論會。同時邀請打開-當代成員羅仕東就其近年於緬甸、日本、馬來西亞檳城進行的短期計畫型創作,以及網路媒體平台「數位荒原」創辦人鄭文琦一同對話。

2015 08/29 - 2015 10/04

台北的夜晚是濃墨色的。到了夜裡從各地聚集的攤販幻化成閃爍繁雜的光群,但只要稍微遠離人潮洶湧繁華的巷道,與喧囂相比,顯得愈發漆黯的黑遍布在細密的道路上。沉默於暗濁的巷弄裡,工作整日的個人小店終於熄燈,而金屬質感的澹澹冷光依舊滿映在攤車上。日本藝術家池田剛介透過長時間的進駐於台灣,將其對台北都市與生活樣態轉化爲如詩般的影像裝置呈現。

2015 04/23 - 2015 05/24

受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之邀,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的印尼藝術家Venzha Christ,本身是個天文愛好者,對於蒼穹裡無盡繁星的敬畏以及平行宇宙、外星人存在的信念,構成了這次他在台灣駐地創作交流計畫的主軸線,過去他也曾到訪世界其他地區的天文台了解其運作與個殊研究方向。....

2015 07/03 - 2015 07/03

day OFF LABoratory 或稱 OFF LAB 是由Baan Noorg執行,以另類(後)工作室和著重分享/參與性作為其概念核心的一個另類/跨領域的藝術計畫,執行多樣而靈活的當代藝術與文化活動。OFF LAB於2014年五月發起首個計畫:游擊美術館-社區的歷史。而自今年起將接續進行第二個計畫:365日-生活靈感,向Nongpo移工的學習....

2015 07/03 - 2015 07/03

Marika Constantino與Anjo Bolarda為菲律賓藝術空間98B的成員,他們的計劃 “Melting Pot”最初是以合作夥伴的關係自98B 的實驗廚房發展而來。“Melting Pot”比喻著食材中意想不到元素的融匯,參與者帶來不同文化與背景的食材,透過經驗及組織上的限制所激發出的料理創造力。

2015 05/30 - 2015 05/30

對於一個直覺,或不可預料這件事本身的特殊品味,將可藉著遊戲的方式,伴隨著表演、講述一些事、或者是其他的藝術活動介入所產生的情境而成形。這個過程主要的目標,是使我們沉浸於不確定的位置,由此開啟新的思考途徑:在此作品中,是經由相遇、交流、熱情好客所構築。

2015 02/14 - 2015 02/14

Flux Kit是在緬甸仰光的一個獨立組織,致力於創造跨文化的相遇,及透過各種不一樣的策展計畫、研究和藝術生產記錄當代文化,希望能促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的人們能有對話,而在歐洲及亞洲地區舉辦了許多活動,拓展全世界創作者及思想者的網絡。Flux Kit籌備了一個常態研究計畫,並於2014年舉辦了仰光當代對話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