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01/07 - 2012 02/05

「童年的記憶裡哆拉A夢常用的道具之一,一扇可至十光年內任何地方的任意門,門可以設定時間,只要扭動其門柄,門另一邊的時間便會改變。除了受到距離的限制外,任意門的使用必須在一般時空下才能作用,大雄因此可以穿梭其中。

2011 12/12 - 2012 01/13

在今天,我們幾乎放棄了以「天才」、「天賦」來描述藝術家,因為藝術家也不再以炫目的技巧和獨到的文學、神學詮釋標示其特色。在前衛的典範中,「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不僅拓寬了藝術的界域,也同時表明了整個時代的「天才」的衰落,憂鬱或乖戾的氣質不再是藝術家必備的標誌,他們也不再過著孤獨而隱居生活。

2011 11/10 - 2011 12/12

繼第十屆「碼頭藝術博覽會」(Docks Art Fair)與 Olivier Houg Galerie 合作辦理展覽,成功吸引當地藝文界關注之後,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於2011年「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La Biennale de Lyon)再度與其合作,將台灣重要視覺藝術作品透過雙年展平台與各國藝術家及專業人士交流。

2011 11/04 - 2011 12/18

我們在生存的環境中備感威脅,因為遊戲的規則總是對我們不利,我們努力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做起,總是找不到敵人或是根本不清楚它的樣子,然而更真實的情況是,其實敵人早就變裝成為內在一部分的自己。因此在這次展出的錄像作品中,呈現了對同樣生活在世界的夥伴真誠的告白,以海岸、自然以及女性的...

2011 09/10 - 2011 10/16

你知道,要說藝術進駐,或是什麼藝術介入社區的想法為一種 ’’居’’,肯定是一種妄想的症狀。但問題是,要如何說它不是呢?--- "年" ,一個可以短暫也長久的朦朧估量,迅速也是緩慢,是短暫也是綿延的時間;在這些看似極端過去∕未來的指稱中,關乎於每個個體的觀點、視野如何去回應世界(事件、地方)的問題。 本展覽的展出時間為2011年的九月,正好是自2010年九月於寶藏巖的駐村期開始,經過了一年時間。

2011 07/31 - 2011 08/28

邱承宏的創作就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經由挖掘他生存時空中的特定對象,這些的對象的來源是一種遙遠彼方的永恆形象,亦或是某種漸漸消失在咫尺的事物對他而言,這些圍繞在他身邊的人物與傳說,是驅動他身體積極進行某種紀念式的作為,並從中發展出一系列的作品

2011 05/28 - 2011 07/10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2011年5月底舉辦了旅美藝術家鄧兆旻在台灣的首次個展「我去了北極」。展出的作品,是藝術家於2010年底入選由紐約農場藝術與科學基金會與文建會獎助的〈年度北極圈駐村計畫〉的創作成果。
2011 04/09 - 2011 05/15

莊哲瑋自2010年至2011年初遂參與數次重要國外展演,如2010年12月於匈牙利由國立台灣美術館規畫的「台灣響起」,以及2011年剛於義大利開幕「台灣當代藝術大展」。作品看似以平面繪畫為主進行的空間營造,而實是透過繪畫內容關注於「恐懼」與「慾望」如何透過形象來陳述,以致在其繪畫裡總是透過複數的斷片敘事構成一影像群。

 

2011 01/15

「2010關鍵字:潛雕塑、租借、劇本」「關鍵字」是朱銘美術館的年度主題展,透過與策展人合作之方式,建立一個重新描繪當代雕塑視野與問題意識的觀測平台。如同關鍵字在當代網路搜尋技術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它讓搜尋者得以跨越舊有分類架構和僵滯的分類邏輯,從而以更為動態的方式重新連結意義,產生脈絡。

2010 09/08 - 2010 11/05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受邀參與2010台北年雙年展,並為台北雙年展規畫了「雙年展內視鏡」計畫。本計畫共分為三階段,第一、二階段皆隨著2010年的雙年展結束順利落幕,第三階段為出版計畫。

 

 

2010 07/16 - 2010 07/16

當精神仍是我們難以觸及的神祕境地時,身體成了直接考察的對象,一個探測心靈的通道。我們究竟能從身體中閱讀到什麼?在 看似瑣碎空洞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又進行著怎樣的運作?這也是本計畫的起點,我試著從自身的身體經驗出發,進行一趟探索之旅。

2010 05/29 - 2010 07/02

作品「親愛的你們」像是一趟旅程。邱承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一群荒廢的礦場工作車,這些礦車被棄置於台灣東部山區名為「和平礦場」的地方,在過去這些礦車的功用除了用於運輸之外,它們還兼具扮演著工作台座的角色,礦工們得以在上方進行修補一些有瑕疵的礦石。

2010 04/22 - 2010 05/28

我們關注那些時而顯露又無端被忽略的城市片段,它們發生在生活節奏的間歇處,與我們群聚之處。在這個新興、有活力而短暫的藝術街區中,我們在此集結,採取行動,並且給以某種形式的紀錄,希望找出界定藝術家在地方/空間/城市中的具體位置的可能,藝術家是如何展現為行動者?又如何實踐出他們與整體社會的關係?

2010 03/06 - 2010 06/06

這不是一場活動或一個展覽,而是2010年工作站將會進行持續性的對談計,進而成為在網路上公開的影像(vimo,youtube)/聲音(podcast)內容。

 

庚寅 驚蟄 4130 - 2 以三月六日標記它的發端,自地下室試著讓訪談變的不同並且蔓延,地下室影音訪談也同時作工作室開放,希望邀請更多的朋友來到這裡與打開當代對話或者 共同密謀一些計畫。

2009 09/26 - 2009 10/18

「後地方」策展案包含了不同的展覽現場:台北當代藝術館、田園城市出版社、埔心藝術家工作室及花蓮石梯坪部落。本展邀集了13組國內外藝術家,除了現場作品的展出之外,在展覽同時,策劃了一個航行行動。這一個圈劃的航行行動(船從淡水出航行經高雄西子灣、花蓮大港口,再回到原點淡水碼頭),透過一個在本島外圈的部署導向重新指出一個「地方」的事實。

2009 07/11 - 2009 08/08

以兩個小孩為名的展覽Dandy & Angel,位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這個獨立藝術空間中渲染出夏日的宗教氛圍。整個空間呈現了一種類似花園的地帶,紅、黃雙色彩旗懸掛成為它的裝飾,我們還可以看見一些奇異的景象,一個佈滿綠葉小花的柱子、穿鱷魚裝的鱷魚、Santo Nino聖嬰、一間繽紛的小屋、一段女孩剪落的長髮、一面已消失部落的地圖。

2009 04/21 - 2009 05/17

這件作品是以一種地方的生活經驗為起始,建立於藝術家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Makutaay)生活半年左右的經歷。透過在部落的生活與觀察,慢慢理解部落女性在傳統母系社會架構逐漸消失之下的心路歷程,並透過相機共同完成她們心目中理想的婚紗,以及實現拍攝婚紗的願望。這些影像同樣透露著他們的轉變、歡笑與惆悵,甚至愛與夢想。

2009 04/11 - 2009 05/03

2009年的春天,他們帶著類似測量員與旅者的口吻,分別握著一個巴掌也寫的下的線索,各自前往與生命僅有微弱聯繫之境。

2009 03/14 - 2009 04/04

打開-當代3_21展,意味著打開又累積了一年,同時也是一次回顧與再思考,3_21不只是將過去或曾經發生的事,作一次檔案式的展示,它企圖將工作站輪廓勾勒出來,同時也是將一個以藝術家為主的藝術聚集地,作一種更貼近現實的詮釋。

2009 01/05 - 2009 01/24

我的居所總是既混亂又骯髒,我也嚮往著如詩般純淨的生活空間,是否可以以近乎偏執又瘋狂扔掉我住所的許多東西,在低限的條件下去達到我對居所空間框架出的美景?一個現實的問題迎面而來,那些混亂是從何而來?又是否可以透過身體的勞動與過程去達到感性、無雜的簡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