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為非營利藝術自組團體,於2011年由藝術團體jiandyin創立,位於泰國曼谷西南方,Nongpo區,拉差汶里。團體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策略,且提供藝術實踐的活動安排。Baan Noorg 策劃另類跨領域藝術計劃,為當地與全球社群來發展當代藝術與文化產出。身為替代的學習平台,對社會狀態來分析、討論與辯論其理論與實踐;並以社區為學習案例,從各類藝術家、研究者、策展人與教育者中來探索、研究並發展社區參與、社會實踐、文化和當代藝術實作。期望探索的結果為我們是否可以共同居住來營造更好的社群。節目與活動有部分政府或政府輔助機構的補助。

 

Baan Noorg 成員

共同總召:jiandyin / 共同合作:Sakarin Krue-On、許家維、羅仕東 / 營運經理:Suphitchaya Khunchamni / 營運助理:Thanet Sunsart / 2016年成員:Saroot Suppasuthivech、Sareena Sattapon、Kitiwan Seneewong

 

 

Baan Noorg 的主要分支與任務:

 

Baan Noorg - NPKD (หนองโพKiDดี NonpoKiDdee)

Baan Noorg – NPKD 於Nongpo社區策劃兒童工作坊「不設限」(Unlimited)和短片電影節。於2012和2013年已舉辦兩屆。Baan Noorg 亦受邀於國外參與兒童工作坊和電影放映,如於2013年德國的 Exotika 計劃,2012於台北的「中山公園計劃 」展覽等。

 

 

day OFF LAB oratory:跨領域藝術的另類學校初試

day OFF LAB oratory 以另類(後)工作室和著重分享/參與性作為其概念核心的一個另類/跨領域的藝術計畫,執行多樣而靈活的當代藝術與文化活動;集合學生、創作者、新一代藝術家對社會狀態來分析、討論與辯論其理論與實踐,以社區為學習案例,與各方專精人士來發展社區參與、藝術與博物館相關工作。此分支於2014年創辦 「游擊美術館-社區的歷史」(POP-UP MUSEUM - Model study for Nongpo community),並於2015-2016年延續更長期的計畫「365日-生活靈感」(365 days : LIFE MUSE)。

 

 

Baan Noorg 教室

由 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舉辦的 Baan Noorg 教室提供短期的藝術或相關教育課程,給大眾的分享、講演、工作坊、藝術創作。

 

Baan Noorg 藝術進駐

Baan Noorg 提供邀請者短期的駐村計畫。今年的進駐計畫為 Baan Noorg 2015-2016年跨領域與藝術合作計畫「365日-生活靈感,向Nongpo移工的學習」和「DAY OFF LABoratory # 2」的一部份。

 

交換

Baan Noorg 自2015年與竹圍工作室合簽合作備忘錄(MOU),且於2013年並開始與打開當代合作,其中包括每年/依計畫藝術家交換駐村,研究與藝術活動,還有自2014年與寶藏巖藝術村和Silpakorn 大學繪畫、雕塑、平面設計系(PSG)之間的研究與社區交換。

 

網站:

http://www.jiandyin.com/projects/

https://plus.google.com/+BaanNoorgCollaboratory/posts

https://www.facebook.com/baannoorg/?rc=p

相關項目

  • 2009 04/11 - 2009 05/03
    許家維│李若玫 雙個展

    2009年的春天,他們帶著類似測量員與旅者的口吻,分別握著一個巴掌也寫的下的線索,各自前往與生命僅有微弱聯繫之境。

  • 2011 11/10 - 2011 12/12
    第11屆里昂視覺藝術雙年展 | 活體詩學-驚蟄詩囚︰台灣青年藝術家展覽

    繼第十屆「碼頭藝術博覽會」(Docks Art Fair)與 Olivier Houg Galerie 合作辦理展覽,成功吸引當地藝文界關注之後,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於2011年「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La Biennale de Lyon)再度與其合作,將台灣重要視覺藝術作品透過雙年展平台與各國藝術家及專業人士交流。

  • 2016 05/15 - 2016 11/30
    CO- TEMPORARY:台灣-東南亞藝文交流暨論壇

    本次我們邀請來自印尼、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共計六個重要的藝術空間,其中包含駐村單位、藝廊、藝術家自營空間等,共同探討在不同的國家、宗教、文化、經濟、地域等條件下,其對於藝術生態的影響,以及藝術空間面對這樣時代脈動,其所採取的生存策略以及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