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正
周育正

1976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畫學程。他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強調於視覺造型背後的工作程序,關注於如何在既有事物的機制中產生出另類的操作與思考模式,並在「非典型合作」中產生出相對應的另類利益,同時顯露出既定事實的問題。他的創作形式廣泛於各種媒材,但多以「中介者」的角色媒合了他視為「主體」之個人、企業與機構組織,並透過「工作程序」的操作,例如轉移、轉讓、或是時間、地點的差異,產生出計劃的結果,形成來源與結果間的相互辯證,而這樣的方式他稱為「設計詭計」。在早先的計畫中,以資源來源與去向做為一系列的經濟式談論的創作模式,游移於機構、企業、博物館或藝廊等;或在雙年展中,藉由「過去的」陶俑與青銅雕塑,產生出「現代性」語言。而近來的計劃逐漸轉折於「生命」之上,將生命的歷程視為文本,開啟了與人物的合作計劃,包含勞工、藝術家與老師等。顯然地周育正在過去的實踐中透過機制、藝術史、自傳等議題不斷地探究現代性的演繹,並由雕塑、繪畫、數位、文學或劇場發展其美學形式。近期個展於美國丹佛市當代美術館、巴黎ColletPark畫廊、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聯展於2012臺北雙年展、2013皇后雙年展、紐約新美術館等。2011年榮獲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以及2012臺北獎首獎。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灣臺北。

 

http://www.yuchengchou.com

 

相關項目

  • 2014 03/01 - 2014 03/31

    《今藝術》258期 | 並行的回視與前行 台泰熱-一次會面之後/再次會面之前

    步入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簡稱打開-當代)所在的士林巷弄造訪「台泰熱-一次會面之後/再次會面之前」(簡稱台泰熱),隨意將背包擺放在牆角以利輕鬆看展,返家時背包的下方沾染了一小處白色的粉末,我是直到最後和打開當代成員施佩君的通信間,才發現那些粉末是香灰粉,也是刻意在展場的牆角撒上。在泰國無論是宗教儀式抑或潑水節,這種粉末與水的混合便有了祈福的意義,這也是打開當代在泰國空間最後一檔展覽所使用的材料,和了水,請每個參與的人蘸著在大門的玻璃上簽名。就如同香灰粉這隱蔽灑落,卻承載深刻意義的物件,「台泰熱」一展即是蒐羅打開與泰國跨越三年所謂有形/無形交流間,一處階段性象徵的檔案。

  • 2014 11/05 - 2014 11/30

    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 | 某人曾說...

    透過一個「某人曾說…」的轉述法來描述展場過去歷史向度,這裡隱約的顯現著一個不具名者的存在,作為此次展覽的標題,「某人」並非哪個確切的人,它意味著那些多樣性的文本,諸如歷史文獻、照片、口傳軼事、各類報導文章…等。人們藉著這些訊息,重新演繹與創生新的訊息,並藉此讓它的論域延展。

  • 2013 01/01 - 2013 01/01

    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聽見了敲門聲|專訪打開-當代曼谷藝術工作站

     
    打開-當代工作站成立於2001年的板橋,是由藝術家自主營運的空間,涵蓋藝術策展、跨領域交流、研究與出版,以及提供可行的資源。 他們試圖著眼於在藝術與公眾之間提供更多樣的交涉模式。自2012年底打開-當代工作站在曼谷成立一個臨時空間,伴隨2012年11月22日至2013年2月3日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作為成果。本文即在開展前一週與成員所作之採訪。
  • 2012 08/26 - 2012 08/26

    THAITAI FEVER Stage 1: We're OPEN 開幕了

    打開-當代位於曼谷的空間 THAITAI FEVER 計畫。於2012月8月,正式透過第一檔展覽 Stage 1: We're OPEN 開幕了!由打開-當代的成員與泰國藝術家 Jiandyin(Jiradej 和 Pornpilai Meemalai)共同進行一場泰式的入厝儀式。最後將這耗時約兩小時的儀式,透過錄下的聲音、物件與打開-當代成員的作品集,結合成的裝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