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charapon Tangruen
Patcharapon Tangruen

1981年生於泰國,又以別名Alex Face進行塗鴉創作。游移在城市中的晦澀空間,他將地下生活反映於畫廊空間。許多作品以身著兔子裝的女孩角色表現。Alex畢業於泰國先皇技術學院美術系,曾參與許多街頭藝術展覽,如英國倫敦莫尼克藝術博覽會(2013)、先皇技術學院美術系20週年展(2013)、曼谷BUK RUK街頭藝術節(2013)、交會點: 緬甸仰光東南亞城市藝術祭(2012)等。並舉辦個展「KA-MOAD 2013」,Mite Ugro ZaZa,光州,南韓(2013)、「地下冒險」,動脈後現代畫廊,曼谷,泰國(2012),及「地震後」,清邁,泰國(2010)。

相關項目

  • 2013 12/07 - 2014 02/08

    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

    本展繼 2012 年底於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所舉行的同名展覽後,回到台灣再度以同名展覽作為此台泰計畫發展的一個註記。此展延續與強調這個交流過程本身的重要性,因此自 2013 年初即陸續邀請泰國藝術家來台灣進行駐地創作,透過合作以及協助的方式,讓泰國藝術家得以在台灣發展出新的作品,並藉著中山創意基地的場地,區分了三個展區,以 ThaiTai 是場偶遇嗎? ThaiTai 是種偏見嗎? ThaiTai 如何被想像?三個提問來回應本展名之概念以及此台泰計畫交流裡所激起的反饋。

     

  • 2018 09/01 - 2018 09/30

    邊境旅行 PETAMU Project

    「PETAMU」這個標題取自(印尼文與馬來文的)「你的地圖」(Peta Kamu)的口語用法。在《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計劃裡,我們試圖以「馬來群島」(Nusantara)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在此指「馬來語」)為引線,來打開一種觀看東南亞地圖的另類取徑。在這種另類的視野裡,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與「《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合作,從2016年到2017年之間各自於印尼、馬來西亞半島的實踐歷程,或透過藝術家進駐、訪談、創作,以及與研究員/策展人合作翻譯、訪談、研究等工作,如同在同一張地圖各自發現的不同旅人視野,進而匯聚累積,而將資料庫重新對應至地圖上的特定區塊或邊境。

    「Petamu」一字首先可理解為「群島資料庫」藝術家所指稱的「你的地圖」,其中「Peta」有「地圖」的意思,「Tamu」更可以解釋為「訪客」的意思。在跨國/文化的合作部份,我們邀請了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等四組藝術家與創作者,透過進駐創作與共同合作的旅程促成跨文化的交流方案,探索每個邊緣的複雜關係網絡,進而翻轉、開展各種偶遇與異質的連結。

     

    展期 | 2018/09/01(六) - 09/30(日)
    開幕 | 2018/09/01(六) 6:00 PM
    地點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地址 | 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近大橋頭站2號出口)
    開放時間 | 每週三 - 日 14:00 - 20:00

     

    參展藝術家|

    符芳俊(馬來西亞)/曾紫詒(台灣)、林猶進(Jeffrey Lim;馬來西亞)/Posak Jodian(台灣)、Syafiatudina(印尼,合作文字作者)及吳其育(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