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姿怡
郭姿怡
1987年出生於高雄,目前生活於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業,現為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成員、乙隽食物實驗室負責人、高野美術股份有限公司之行銷設計顧問。除了日常的設計工作外,於 2012年開始在藝術創作發展,並且在詮釋自我的創作中兼具設計,美學,社會性的議題,展現類兩棲的個人風貌。近年來對於距離之於權利關係的影響及效果感到極大的興趣,不斷地嘗試在觀察者與參與者的角色之間轉換,以不同的身份代入後所得到的結果與反饋。在羅仕東策展的「新羅曼史|NEO Romance」聯展中,亦使用現成物與影像作為實驗,企圖對所謂存而不論的日常進行討論。另一方面,在城南藝事的展演則以完全視覺化的思考作為策略方向,試著以圖文轉化方式詮釋文字中新的可能。

相關項目

  • 2014 11/05 - 2014 11/30

    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 | 某人曾說...

    透過一個「某人曾說…」的轉述法來描述展場過去歷史向度,這裡隱約的顯現著一個不具名者的存在,作為此次展覽的標題,「某人」並非哪個確切的人,它意味著那些多樣性的文本,諸如歷史文獻、照片、口傳軼事、各類報導文章…等。人們藉著這些訊息,重新演繹與創生新的訊息,並藉此讓它的論域延展。

  • 2014 09/20 - 2014 10/12

    新羅曼史-林文藻 郭姿怡雙人聯展

    從18世紀浪漫主義將自我體認的直覺及想像力作為一種開啟宇宙知識的過程,並同時揚頌對自然敬畏、不安和驚恐中,我們是否能寓言現今個體處在一個無所不在又無處可在的世界,一個沒有實體、隨時會被忘卻,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的場域時,藝術對於事件、歷史與記憶的愛戀模式已不再相同。

  • 2014 02/07 - 2014 04/06

    台泰熱: 一次會面之後,再次會面之前

    「如何在雨天修補漏水的屋頂?」作為OCAC Bangkok最後一檔展覽的名稱,說明了打開-當代進駐曼谷的六個月中,對於「關係」這個概念的多層次結構,也如同在提問進行式的交流過程中,該如何整理並階段性的呈現與分享我們擁有的經驗與不斷生成中的想法。我們再一次將OCAC在虛構的空間裡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