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俞平

郭俞平出生於台灣,200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北。工作的領域涉足在實驗動畫與當代藝術之間,以挖掘自身生命經驗和亞洲複雜的殖民歷史作為題材,擅長將繪畫、雕塑與動畫的藝術形式結合,轉化為具有詩意的敘事體。作品多關注於亞洲新興的民族國家在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倫理...

郭姿怡

於 2012年開始在藝術創作發展,並且在詮釋自我的創作中兼具設計,美學,社會性的議題,展現類兩棲的個人風貌。近年來對於距離之於權利關係的影響及效果感到極大的興趣,不斷地嘗試在觀察...

Patcharapon Tangruen

1981年生於泰國,又以別名Alex Face進行塗鴉創作。游移在城市中的晦澀空間,他將地下生活反映於畫廊空間。許多作品以身著兔子裝的女孩角色表現。Alex畢業於泰國先皇技術學院美術系,曾參與許多街頭藝術展覽,如英國倫敦莫尼克藝術博覽會(2013)、先皇技術學院美術系20週年...

蔡宛璇

澎湖成長,旅法數年,現居台北地區。創作媒介從裝置、圖像、錄像和詩文著手,她的裝置作品經常具暫時性,並與所存在的空間構成一特殊關係。而她的錄像創作受實驗電影啓發,呈現開放性的敘事空間或將風景轉變為內在活動的的折射,時而與詩作結合。

Suraporn Lertwongpaitoon

Jekky生活和工作於曼谷。畢業於Silpakorn大學繪畫雕塑暨圖像藝術系。曾於知名廣告公司J. Walter Thomson創意部門工作。他的作品獲獎數次,也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講師,任教廣告與創意相關課程。2012年,他於泰國Ratchaburi的Tao Hong Tai/dkunst畫廊舉辦首次個展「Stuff like That」,也參與2012「理解的...

Rajan Klomklieng

Rajan Klomklieng 現居住與工作於泰國Ratchaburi。擁有來自泰國西部Jombueng區的背景,其創作方式橫跨多種領域:包括聲音藝術、行為藝術、街頭藝術、文本藝術及錄像。曾獲邀參加2012年於緬甸仰光舉辦的「交會點:東南亞城市藝術祭」。

Jakrawal Nilthamrong

生於1977,畢業於Silpakorn大學版畫系,並取得芝加哥藝術學院科技藝術碩士。目前任教於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系電影相關課程。2007年,Jakrawal獲選為阿姆斯特丹 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兩年駐村藝術家。

邱昭財

1977年生於台灣苗栗,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居於台北。專長為互動裝置。以「互動」為創作發展的主要概念,將類同於玩具的互動機制置入作品,經由觀眾的主體介入來觸動開啟作品的動態,在互動、對應的歷程中,作品構型的樣貌不斷變動,跳脫了實體恆定的狀態.....

林文藻

林文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學士位, 創作媒材主要以攝影及繪畫為主,目前創作工作於台北。

近期作品以閱讀和視覺兩部份的一系列出發;以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場域、空間、聲音、缺席為主題。

Venzha Christ

Venzha Christ現生活於印尼日惹2013年曾受邀至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雙年創作展出的Venzha Christ,個人創作聚焦於新媒體藝術,同時致力於挖掘及融合教育、各類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合作,且嘗試使創作過程不受文化限制地介入民眾社群,以增進藝術實踐中科技面向的關注與分析。

池田剛介

1980年生於日本福岡。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課程修畢。以關懷自然現象、生態圈、能源等為主題,展開裝置藝術、陶壁繪畫、場域特定藝術等創作計畫。獲得POLA美術振興財團補助,於2015年六月至2016年六月間駐於台北,包含調查太陽花學運等,預定將進行數項計劃。

張恩滿

出生於台東,成長、生活與工作於台北。先是身分認同啟動了藝術家對臺灣島土的探尋旅程,藉由回訪原住民族部落的路徑去感受一個社會的地理紋理,企圖尋找出如食物鏈般的連結來描繪這個文化地景。在全球化下消弭的邊界裡,在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支配機制之中,藝術家的身體在有形界線中游擊....

陳思含

陳思含,出生於台北,政治大學廣告系畢業,於廣告公司工作後前往倫敦,轉而就讀藝術創作。 2007 年倫敦藝術大學聖馬丁學院碩士畢業。對不同文化、階級的人理解事物歧異感到好奇, 創作來自一種對當代生活的質疑,反思自身感知知識經驗理解下產生的矛盾衝擊,尋求貼近現實,提供一種重新詮釋的可能性、浪漫的生活解決方案。

周育正

1976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畫學程。他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強調於視覺造型背後的工作程序,關注於如何在既有事物的機制中產生出另類的操作與思考模式,並在「非典型合作」中產生出相對應的另類利益,同時顯露出既定事實的問題。他的創作形式廣泛於各種媒材,但多以「中介者」的角色媒合了他視為「主體」之個人...

紀紐約

1983年生於台灣高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碩士畢業。他的創作通常關係著空間、物件與人們,在日常狀態中這些事物都具有引發創造性的能量。而他將它們視為對象,在不同的距離中以各種技術去貼近,包括使用現地製作、語言的交換、事件化行動、批判性論述…等方法將之展開。

范曉嵐

出生和工作於台灣台北;作品以裝置型態為主,並以影像、文字與物件為工具探討人與社會以及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身體的移動與經歷,以個人的感性基礎碰觸著許多關於當代現狀的思考,並企圖帶入群體經驗的公共性或社會性議題,以反映複雜交錯的權力與社會關係。

林其蔚

林其蔚是台灣聲響藝術的先鋒,並且是90年代以來參與台灣另翼文化的中堅份子。從90年代開始即投入開發聲響實驗,為噪音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中的一員,並結合身體行動、行為表演探索感官、意識的極限,與嘗試開發新的知覺模式。

羅仕東

羅仕東生於198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現工作、生活在台灣台北。其創作關注於社會中日常可見的特殊紋理,將其視為如班雅明論述中的碎片,折射/反映一完整的結構與世界。視作品作為活的文件,不限於特定媒材或方式,試圖誘發詢問與思考、移動與轉換的特殊訊息。自2010年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以及2012於日本橫濱BankArt-1929 NYK 的進駐。

吳建興

我的創作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特質出發,去進入一種屬於我個人的觀察,引發一種由個人經驗擴展開來的感性氣氛。對我而言,生活、記憶、物件(生活)就像一個整體的循環關係,我總是刻意去思考如何運用媒介(藝術形式)的特質去傳達或者說出這種循環的特質,例如:影像的循環、空間的循環與物件的循環。

施佩君

施佩君1985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後,對空間、場景的操作塑造深感興趣並望其作為能更實質地與社會接觸,遂轉換領域完成交通大學學士後建築碩士學位。近年除了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之外,也活躍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計畫中,如2011-2013的「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理解的尺度」以及「打開當代-曼谷:台泰熱」的計畫主持。